阅读量: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磕磕碰碰难免留疤,在我院接诊的疤痕患者中,还有一部分形成了蜈蚣疤痕,让患者非常苦恼。
那么,受伤后不想留下“蜈蚣疤”应该怎么处理呢?一起来了解下吧!
什么是“蜈蚣”疤痕?
“蜈蚣疤”,顾名思义,就是留下宛如蜈蚣一样的疤痕,中央切口疤痕宽而粗大,针眼疤痕较为明显,类似于蜈蚣状,盘踞在身上。
“蜈蚣疤”形成原因
1.个人体质因素
由于体质的差异,受伤以后,有的人皮肤恢复能力好,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疤痕,而有的人先天体质就很容易留下疤痕,特别是疤痕体质,缝针后更容易留下难看的“蜈蚣疤”。
2.皮肤张力影响
手术缝合处两边的皮肤张力越大,则伤口愈合时越不容易紧密,身体就会收到需要增生组织的信号,就会生长出比较多的纤维结缔组织来弥合伤口,时间较长后,就形成常见的增生疤痕。
3.伤口感染发炎
拆线后伤口愈合期间,若意外导致灰尘、棉花纤维、毛发等杂物进入伤口,容易刺激皮肤修复机能,导致伤口感染发炎,引起肉芽组织过度增生,形成了炎性增生“蜈蚣疤”。
4.术后护理不当
缝针后,如果没有根据医生叮嘱,忌食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或让伤口受到阳光暴晒等,都可能导致“蜈蚣疤”的形成,而且缝针后一般需要使用抗疤痕药物和早期治疗,若没有按医生嘱托使用,也可能会造成疤痕的形成。
受伤后,如何预防出现“蜈蚣疤”?
首先,伤口的处理尽量选择专业、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。可以提前告诉医生自己比较在意疤痕,提醒医生在缝合的时候尽量细致点。对于活动部位如关节、嘴角、下颌、肩部等区域,精细美容缝合后可减少区域活动,避免牵拉创口。
其次,保证伤口的正常愈合。手术切口的正常愈合(也称一期愈合)是减少疤痕的前提,它可减少肉芽组织的生成、缩短疤痕形成的时间,使形成的疤痕较小。相反,如果因为护理不当导致切口感染、裂开或愈合不良等导致的非正常愈合(二期愈合)则伤口愈合时间延长,疤痕也更容易增生。
出现“蜈蚣疤”如何干预?
1.疤痕形成初期
疤痕出现发红,或略微凸起、凹陷,颜色异常时,这个阶段就需要激活疤痕处正常胶原再生、表皮重建,对抗疤痕复发,尽快恢复至皮肤正常形态。
2.疤痕愈合后期
这个阶段疤痕比较明显了,尤其会出现色泽发白的情况,疤痕高起或凹陷,需要到专科医院,进行面诊后确定具体的修复方案,通过疗程干预进一步改善外观。
上一篇:上一篇:剖腹产后的困扰:疤痕增生的原因、症状与防治
下一篇:下一篇:缝针疤痕祛除:全面解析各种方法的优劣